BOB体育1、知识与能力:①了解19世纪70年代,国人办报。戊戍变法、新文化运动时期大量报刊出现。20世纪前期,中国办《新华日报》等政论报刊。建国后《人民日报》等宜传党的政策。改革开放后报刊业繁荣发展。1905年,BOB体育由中国人自已摄制的电影《定军山》首映成功,标志着中国电影事业的起步。1931年,《歌女红牡丹》拍摄成功,结束了中国电影无声的历史,《渔光曲》是中国第一部获得国际荣誉的影片。1958年,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前身)试验播出,标志着中国电视事业的涎生。改革开放后,电视普及,节目丰富多彩。报纸、广播和电视被称为三大媒介。由于互联网同报纸、广播和电视三大媒介一样,具有传播信息的功能,所以被称为“第四媒介”,即“网络媒介”。②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报刊以及它们在社会中所起的宜传作用。技术的进步,是电视迅速普及的一个重要原因。互联网的优势,迅速发展的原因,与社会生活的关系。③比较各个媒介不同的特点,探究它们各自对人类社会产生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制作表格归纳总结对所学内容进行归纳、比较和概括,问题探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中国近代报刊事业的繁荣对于唤醒民众,争取国家的独立和解放,促进精神文明建设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电视在视觉和听觉方面比报纸更具冲击力,在内容上比报纸更具时效性,所以它的教化功能更强,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更大,互联网的优势使它较之其他媒介更具发展潜力,但它是把“双刃剑,只有正确使用才能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本课内容是大众传媒的变迁,首先解题,了解什么是大众传媒。大众传媒就是传播大众信息的媒体,进入近代社会以来,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变得越来越密切,社会化程度大大加深,需要有一种大众化、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的媒介作为人与人之间进行信息沟通的渠道,人类社会的传媒手段应运而生,可由学生总结出有哪些主要的方式。报刊、影视、广播,这三种大众传播媒体的依次出现,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了巨大的变化,被称为三大媒介。由于互联网同报纸、广播和电视三大媒介一样,具有传播信息的功能,所以被称为“第四媒介”,即“网络媒介”。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体会历史和时代发展的必然性,能够站在发展的角度、用历史的眼光思考问题。由于本课的内容比较贴近生活,资料容易搜集,并且也很有趣味性,建议在教学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资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参与性。学生通过运用有关材料来说明中国大众传媒变迁的概况,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得到传媒的发展对社会发展影响的认识。本课在学习时可以通过报刊、影视、互联网三大板块了解大众传媒的发展变化,建议教师对学生选用的资料进行掌控,合理运用。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度挖掘,思考这些变化对社会
的影响,以及对人们思想意识、道德观念、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影响。可以由现实问题导入,如学生关注程度较高的新闻信息、影响较大的影视作品、普及较快的网络歌曲等,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
第一目,“报刊业走向繁荣”。教材介绍了中国报刊业兴起、发展、繁荣的过程及不同时期的作用,列举了一些报刊名称,但学生对这部分内容不很熟悉,建议学生通过历史分期掌握不同时期报刊业的发展状况和影响,教师对其中相关史实进行适当补充,资料价值主要在于使学生通过资料能分析出报刊对当时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中国报刊业的兴起阶段:结合课前导言内容,认识报刊业起步阶段的两份报刊:《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是由德国汉学家郭实腊1833年7月在广州创办的,这应该是中国境内由外国人创办的第一份中文报刊。1872年一位名叫美查的英国商人在上海创办《申报》,是中国近代历时最长、影响最大的中文报刊。《申报》的问世冲破了旧时报纸的局限,消息已不限于单纯的政治公报,开始重视对国内外大事和市井社会民众的新闻报道,第一次形成了一份现代意义的中国报纸。1912年史量才接任总经理,大刀阔斧致力于改革,《申报》蒸蒸日上,提到《申报》无人不晓,以致把“申报”和“报纸”当作同义语,把一切报纸都叫作“申报纸”,成为新闻界和报业的巨擘,对社会和文化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19世纪中期前后,外国人在华办报,比较著名的有《中国丛报》和《万国公报》。注释中进行了资料补充。《中国丛报》由马礼逊倡议,于1832年5月起出版一份英文的月刊,名为“TheChineseRepository”,中文译作:《中国丛报》,又译作《中国文库》,旧译作《澳门月报》(与林则徐编译的《澳门月报》无关)。自此开始,至1851年12月约十年间,《中国丛报》共出版21卷,登载了战争前后二十年期间有关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语言、文字、风俗等方面的调查资料,其中包括了中外关系和外国人在中国活动等情况,也包括了战争时期林则徐等中国官吏的活动等记载。《万国公报》原名《教会新报》,同治七年(1868)7月19日,由基督教会在上海创刊,美国传教士林乐知主编。初为周刊,以宗教内容为主,销路不广。1894年9月,自第301卷起更名《万国公报》(同治十三年),成为以刊登时事为主的综合性刊物,至第750卷停刊。光绪十五年(1889)复刊,改为月刊,成为广学会宣传刊物,多载时事论文和中外重大政治法令,传播西方宗教、文化等,发行量渐增,至戊戌变法时已达38400份。光绪三十三年(1907)停刊。19世纪70年代起,陆续出现中国人自己办的报刊,最早在中国境内创办的报刊是1873年艾小梅在汉口主办的《昭文新报》。同一时期创办的报刊还有:我国第一个报刊政论家王韬1874年1月在香港主持创办《循环日报》;容闳在上海创办的中文报纸《汇报》。我国的报刊业逐步兴起。
教师可设问:这一时期的报刊主要提供哪些方面的信息?对社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学生思考回答。中国报刊业的发展阶段:戊戌变法时期,中国人自己创办的报刊越来越多,大多反映社会思潮,比较著名的是由黄遵宪、汪康年、梁启超在1896年创办的《时务报》。由梁启超主笔,提出“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猛烈抨击封建顽固派的因循保守,对推动维新运动起了很大作用。辛亥革命时期比较著名的报刊就是《民报》。《民报》是中国同盟会机关报,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11月在日本东京创刊。初为月刊,后改为不定期出版。前身是《二十世纪之支那》。地址设在东京(署名“群智学社”)。由胡汉民、张继、陶成章、章炳麟、汪精卫等先后任主编。撰文者均为当时的重要革命党人,如陈天华、朱执信、宋教仁等。宣传同盟会的革命纲领,同改良派刊物《新民丛报》等进行论战。孙中山在发刊词中第一次将同盟会革命纲领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宣传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和革命党人的主张,对促进革命高潮的到来起了巨大作用。在新文化运动期间,比较著名的报刊是《新青年》,由陈独秀1915年9月在上海创办。第一卷名《青年杂志》,第二卷起改名《新青年》,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俄国十月革命后,在陈独秀、李大钊主持下,《新青年》逐渐成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阵地。1923年6月,《新青年》成为中国中央的理论性机关刊物。这些时期的报刊已经成为有力的思想宣传武器,发挥着制造舆论、唤醒民众的重大启蒙作用。20世纪前期,中国创办了《红色中华》、《新华日报》、《解放日报》等政论性报刊。教师可以选择有代表性的刊物进行介绍,不必面面俱到。如《新华日报》是由周恩来等创办,中国第一份在全国公开发行的报纸。1938年1月,《新华日报》正式在武汉创刊,后迁重庆,1947年2月,被勒令停刊。《新华日报》在政治、BOB体育经济、文化中心占领了舆论制高点,被人民群众誉为“茫茫黑夜中的一座灯塔”,成为我党推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有力工具和我党沟通外部世界的一个重要窗口。解放后,《新华日报》作为南京市委机关报出版,后来又成为江苏省委机关报。2001年9月,经中宣部、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省委、省政府同意,新华日报报业集团正式挂牌成立。建议学生以皖南事变和《新华日报》的关系为例,说明《新华日报》在反击高潮中的作用。建国后,《人民日报》《红旗》等党报党刊成为宣传党的路线、政策和方针的主要舆论工具。《人民日报》是中国中央委员会的机关报,是中国最具权威性、发行量最大的综合性日报,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为世界十大主要报刊之一。1948年6月,《人民日报》在河北省平山县诞生,1949年3月,迁至北平(今北京),作为一份权威、严肃的综合性日报,对新闻事件作出迅速、及时、有效的反应,及时、准确而有深度地报道国内外重大事件已成为人民日报的特色之一,赢得大量国内外读者的信赖。《人民日报》承担着每天向全国和世界传播与介绍中国和中国政府的方针、政策的重任,其中《人民日报》的言论(尤其是社论和评论员文章等),已成为《人民日报》的一面旗帜,被认为直接传达着党中央的声音,倍受海内外读者、BOB体育外国政府和机构的重视。因此,《人民日报》既是广大干部群众了解中国中央精神的最主要的媒体,也是世界了解和观察中国的重要窗口。除此之外,学生还可以结合本地区情况了解建国后地区性报纸的发展情况。中国报刊业的繁荣阶段:改革开放后,报刊事业进入繁荣发展阶段。建议学生从报刊的内容、种类、数量、功能、读者的关注程度等方面体验当今报刊业的发展变化情况,分析导致变化的原因。中国报刊业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建议通过以上学习由学生进行阐述,注意充分利用史实作依托,论证自己的观点,BOB体育教师进行归纳总结和评价。如报刊具有报道新闻、传递信息、通达民情、传播知识、开启民智、立言议政和实行舆论监督的功能,从总的趋势来看,它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提醒注意,作为大众传媒的主要方式,更应注重其在社会舆论方面的导向性作用,把真实、客观作为发展的方向,同时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避免假新闻和恶意炒作的出现。学会运用辩证的观点看待问题。
第二目“影视事业的发展”。这部分内容可根据教材提供的资料,了解中国电影电视史上的重大事件。19世纪末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发明了电影。不久传入了我国。在电影发明仅仅10年后,中国就有了自己摄制的第一部电影。1905年11月,北京丰泰照相馆的老板任景丰,在自家照相馆中的露天空地上,拍摄了中国有史以来的第一部电影──京剧《定军山》。这部电影的主演是京剧界须生泰斗谭鑫培。根据默片的需要,电影只拍了《定军山》中的“请缨”、“舞刀”、“交锋”等武打片段。影片在日光下拍摄,没有剧本,拍摄过程前后用了3天时间。影片虽然粗糙,但是首映却非常成功,也标志着中国电影事业的起步。20世纪20年代以后,中国的电影迅速发展并很快走向成熟。1926年,美国华纳兄弟影片公司在世界上首次尝试拍摄有声电影。1931年中国拍摄成功自己的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如果学生要求可简单介绍剧情。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电影事业相当发达,诞生了一批进步影片,如《渔光曲》、《风云儿女》等。1935年3月,《渔光曲》参加莫斯科国际电影博览会获“荣誉奖”,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获国际电影奖项的作品。《风云儿女》的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唱遍大江南北,激励着全中国人民为了民族的新生,为了祖国的解放前仆后继,勇往直前。现在已经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建国后,工农生活和革命战争题材纷纷搬上银幕,成为电影主题。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电影走向辉煌。学生对电影有较充分的认识,可让他们从影片题材、拍摄手法、故事内容、人物塑造等角度谈论一部自己最欣赏的影片,活跃课堂气氛。广播电视可结合起来说,从少数人家的奢侈品到大众普及,节目丰富,经历了时代的变化,其主要原因在于科技的进步,鼓励学生思考“学思之窗”中的问题──电视普及的因素,各抒己见,开拓思维。教师归纳总结:1.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电视成为家庭中的普通电器。2.是信息传递的主要方式,具有可视性、多角度、覆盖面广的优势。3.群众精神生活的需要,电视节目专业性、知识性、娱乐性并存,适合不同年龄、不同阶层的人群,易与观众形成互动。可以请同学谈一谈自己对于电视的认识。
第三目“互联网的兴起”,首先介绍“第四媒介”的概念,即网络媒介。可先由学生回忆自己与网络的接触,导入互联网的兴起和发展。美国科学家米歇尔·科兹曼对近现代历史做的划定:“19世纪是铁路时代,20世纪是高速公路时代,21世纪将是宽带网络时代。”从互联网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90年代以后随着个人电脑的普及而风靡全球,1994年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我国的互联网事业发展态势呈现出跳跃式特征,1995年只有7213户,2000年达902万户,2003年上半年达到6800万户,居世界第二,2004年9400万户,2006年已达到1.23亿用户。在此建议学生思考为什么互联网的发展速度很快?主要得益于网络的优势:(1)集报纸、广播和电视的优势于一体;(2)费用低廉;(3)可以高度互动,双向传受;(4)可以更主动、更便捷和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引导学生思考:互联网对你的生活产生了哪些影响?如网上购物、网络学习、电子信箱、个人博客、论坛、电子报刊、网络游戏等。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一步思考:网络对生活影响的利与弊。关注网络文明,建设网络道德,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繁荣。
在“报刊业走向繁荣”的教学中,注意“走向”所体现出的线索性,建议学生课前找一些不同时期的报刊资料做初步了解,课上依据教材中提供的时期把握中国报刊业的兴起、发展、繁荣阶段情况。突出每一时期的时代特点,以及报刊所发挥的社会功能。兴起阶段突出近代中国受到外来影响下中外文报纸的开创性,主要起到介绍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情况的作用。发展时期的报刊成为宣传政治主张,社会思想的舆论阵地,繁荣阶段体现了报刊的多样性、开放性、娱乐性等多种特点并存。建议通过对史实的介绍,让学生了解和思考并得出结论,学会运用资料,体验历史思维。“影视业的发展”学生的已有知识较多,容易形成发散性思维,建议教师注意梳理思路,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设立研究性专题,如百年电影回顾、奥斯卡获奖影片回顾、中外经典影片荟萃等,也可以就学生感兴趣的事实话题引出对电视影响生活的探讨。“互联网的兴起”可以由学生谈一谈对这一内容的认识,思考网络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对网络的双刃剑作用予以正确认识,树立中学生自觉建设网络文明的思想意识。
案例一报刊业的发展中,教材运用文字和图片介绍了著名记者和出版家邹韬奋邹韬奋原名思润,祖籍江西余江,出生在福建永安。1921年大学毕业后至1931年,负责《生活》周刊和《时事新报》副刊编务。1932年7月,建立生活书店。次年加入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当选为执行委员。这期间,他写了《小言论》和《韬奋漫笔》等杂文集。1933年7月因受迫害流亡国外,先后写了《萍踪寄语》、《萍踪忆语》4本游记随笔,这是30年代新闻性散文中少有的佳作。1935年8月,创办《大众生活》周刊,不久被封。1936年奔走于港沪之间,积极鼓动抗日,年底遭逮捕。出狱后,上海沦陷,前往武汉继续参加救国活动。政府聘他为国民参议员。他把《抗战》和《全民周刊》合并改为《全民抗战》三日刊。1941年2月,辞去国民参议员职务,出走香港,并恢复《大众生活》周刊。香港沦陷后,曾到苏北解放区参观访问。1943年写下《对国事的呼吁》一文,表达了他对蒋介石实行反动政策的愤慨。不久患耳癌去世。现在北京有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韬奋三联图书中心”。
案例二介绍互联网的兴起和发展时教师可以介绍互联网之父──蒂姆·伯纳斯·李当人们谈及“信息时代”、“网络时代”时,会不约而同地想起比尔·盖茨、迈克尔·戴尔、雅虎的杨致远和亚马孙的贝佐斯,却很少有人提到互联网的创始人蒂姆·伯纳斯·李。然而,正是由于蒂姆的贡献,才促使了信息革命的发生,使互联网由少数精英使用的信息传输渠道,变成了供全世界所有人共用的知识百科全书。BOB体育1976年,从小就与电脑结下了不解之缘的蒂姆从牛津大学物理系毕业后,供职于英国一些高技术公司。1984蒂姆来到位于瑞士日内瓦的欧洲粒子物理研究所担任软件咨询工程师。在此期间,他为自己的资料存储设计了一个使用随机联想作为信息存储方式的软件,取名为“询问”。这个程序从未公开过,但它构成了日后互联网概念的基础。1989年,他提出了一个称之为“WorldWideWeb”的全球超文本项目计划,以便人们能够将各自的信息通过超文本网络共享。他以自己的“询问”软件为基础,从1990年10月开始工作,仅用了两个月时间,就完成了第一个超文本浏览程序的编写。以后的两年里,蒂姆不断根据互联网用户的反馈修改程序设计,并使互联网技术得到了更大范围的推广。互联网一出现,很快就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有力工具,用户迅速增长,每53天就翻一番。1999年,蒂姆的《编织互联网》一书,当年即被《商业周刊》评为最佳10本商业书籍之一,《时代》周刊评选20世纪百名最有影响的人物时,蒂姆·伯纳斯·李作为发明家名列其中。不久前,美国《网络计算》杂志评选在过去10年中对电脑业影响最大的10个人时,蒂姆又位居第一,人们称他为“互联网之父”。2004年首届芬兰“千年技术奖”的颁奖仪式上,蒂姆·伯纳斯·李成为获此殊荣的第一位科学家。另外,学生还可以根据条件进行网上学习。
【学思之窗】除技术因素外,你认为电视普及的因素还有哪些?解题关键:电视为什么能够普及思路引领:从生活水平、物质基础、精神需求、电视的特点角度回答答案提示:1.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购买力强,电视成为家庭中的普通电器。2.群众精神生活的需要,电视节目专业性、知识性、娱乐性并存,适合不同年龄、不同阶层的人群,易与观众形成互动。3.是信息传递的主要方式,信息量大,具有可视性、多角度、覆盖面广的优势,开阔人们视野,对社会影响大。
【探究学习总结】本课测评网络媒介与于其他大众传媒媒介相比,有哪些优势?解题关键:通过比较的方法得出结论。思路引领:突出网络媒介与其他媒介的不同点。答案提示:网络的优势:(1)集报纸、广播和电视的优势于一体;(2)费用低廉;(3)可以高度互动,双向传受;(4)可以更主动、更便捷和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
在线客服
电话咨询
官方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