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体育之前上班摸鱼时匆匆写下的答案,现在看来略显空乏,首先补充几条自己学生时代的个人体会。
艺术院校(art college/university,统称art school)在教授专业摄影技巧外(构图、布光、后期修片等),更向学生提供了一个平台。当艺术/摄影爱好者们在论坛上摸索经验,一次又一次地学习参展过程、作品介绍的文体结构时,专业艺术学院的学生们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互助互利的小小的人脉圈。
摄影课程之外的其它课程(文化课等)也为学生们打下了更加扎实的理念基础。艺术史、摄影史、当代艺术家、艺术文献等相关内容在学校的环境中可以得到更全面而高效的灌输。
可能一些人觉得,我就是想拍好看的照片,说那么多干嘛呢。可是反过来想想,只有知道更多、读得更多,我们才能了解到更多的可能性。
我这个人很笨。在我19岁之前的时间里,只是一味地拿着相机拍照。似乎一直有那么一种感觉,我拼尽全力地搜寻着它,在生活中捕捉它的踪影。高中时期的我,拍雨水,拍书信,拍自己的头发和单眼皮……我不懂为什么要那样拍,我就是有那么一种感觉。
19岁之后我成为了一名摄影系的学生,我接触到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摄影书(photobook),上课时与老师一起观看艺术纪录片,学习了手工书的制作方法;我迷恋上了装置艺术(installation art),反复尝试不同的材料和质感,将自己的照片与实物和空间组装成一个感官体验;我终于明白,摄影,从来不仅仅是按下快门那么简单。
后来,我又见到了太多「我就是有那么一种感觉」却连一篇完整的艺术家自述(artist statement)都写不出来的人。
而你看,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艺术院校也为我们提供了起步的台阶:各大展览的报名申请时间、过往获奖作品资料、艺术家分析、向画廊提交方案的步骤、可以自由使用的暗房与放大设备、什么是显示屏较色与Adobe色彩空间、艺术微喷与品牌纸张的优势……太多了。
我们通过自学可以摸索到的一切,在学校中都能得到更加完善、有规划性地、高效地完成。
我不否认具备艺术天赋且极其努力、可以通过自己的实践而变得十分优秀的艺术家们的存在。
我更清楚走上一条正统的道路,并不会限制你的想象,它只是为你省去许多麻烦。
进入艺术院校之前,我以为我喜欢的是摄影;成为一名艺术生后,我才发现我热爱的是艺术表达本身。
几乎每一所艺术院校中(此处仅讨论本科),都存在着两大体系,其一是商业设计类(Bachelor of Design),其二是纯艺术类(Bachelor of Fine Arts)。摄影专业(photography major)在不同学校,会根据该校的历史传统、当地环境、经济等因素考虑,被划分到其中之一。至于摄影本应属于商业还是艺术,与其说概念模糊,不如说此时才是真正的个人选择。
每一位摄影系的学生,在选择一所院校时,其实便是阐述了摄影在自己心里的角色。我们选择了用视觉去表达,那么无论走上任何专业,都不应该只停留在构图、器材、布光、后期等「技巧」上。
我一直认为许多人对摄影的理解太过片面了。高票答案中提供的样片,张张精美如画,技巧熟练,却很少听见有人为 fine art photography 发声。可它的的确确,是摄影专业下的一条分支,是很多人的选择,连小众都谈不上。
希望许许多多对摄影专业好奇的年轻人们,不要被局限在将相机视为「工具」的框架中。镜头是画笔,菲林是纸张。你想象了怎样的画面,便能创造出什么样的语言。
根据我的多年观察,同级别相机用户群体,尤其是数码类,专业用户的收入水平往往低于非专业用户江南体育。
不过还是强调几点以免误人子弟了,我的这个回答的确是 片面的 跑题的 不专业的。
之所以说片面是因为只涉及到了 风光,而摄影中包含了很多很多的类别,但是我本人平时拍风光多一点,其他方面一窍不通所以不敢作答。
之所以说跑题是因为我不过是拿了一些好看的照片做了一番分析,回答的问题其实是——我喜欢看什么样的照片,而并没有直观的解释什么是专业(我不知道真实的解释是否存在)
之所以说不专业是因为我本人确实是码农,看到lordice举例子说,所谓专业就是——要求拍摄某某地区夏季早上八点钟的一份早餐,阳光从窗口照射到早餐上。问:拍摄时打灯的色温是多少?嗯我觉得这个回复给了我很大启发。
所以,大家万万不可把我说的当做『专业与非专业的区别』的答案,就当作看看好看的照片吧~
本人在读CS硕士,风光摄影爱好者【极其不专业】,并没有摄影专业学生那般极强的理论知识。平时爱拍一些照片,废话少说先上几张——
好的,然后经常会有朋友问我,啊哈,你觉得你跟比你高一阶层的摄影师之间存在多大的差距?
这类照片并没有太过精妙的构图,但是人家守得了一个好天气,经过合适的拍摄技巧和后期技巧能创造出让人大呼哇塞的照片。这种天气的获得有时候是看运气,但是对于专业的风光摄影师来说可能大部分是经过科学的预测和等待得到的。
接下来是在目前【尤其是】在北美风光摄影圈极其流行的一类摄影照片,作者是Robert Beideman——
标配是日出或者晚霞,然后有壮丽的远景和丰富的地景,此处的远景的雪山,然后稍近处的湖面倒影,以及最眼前的冰窟,所有的这些元素都被摄影师压缩在了一张画面里,拍摄时使用了曝光合成技巧使得整个画面中没有死黑的部分,这样的画面相当丰富。跟上一张照片相比,作者不仅获得了一个好时机,同时又查常人所不能查,完成了这样的构图。
下一张照片不仅要求时机合适构图准确,还需要的运气与深厚的功力,作者是Daniel Greenwood
画面中云的形态、灯塔的位置与银河的位置、前景的倒影与曝光、拼接技巧都需要很硬核的知识,而且需要极强的迅速反应能力,快一秒或者慢一秒都有可能让云直接挡住了银河什么也拍不到。
以上所说的(除我之外的)应该算是比较主流的风光摄影师所爱拍摄的照片,这些照片大多有着丰富的画面,抓人的色彩以及精准稳妥的构图,常常让人惊叹不已。
然而还有一类摄影师,他们的照片或者会让人扑通跪下,或者会让人感受到意味深长不能自拔。
画面中的流云是很美,但是大家都能拍,而关键就在于右下角部分的那一措红叶,让人觉得有说不出口的韵味江南体育。
前景的山几乎全黑没有细节,但却成功将所有人的视线吸引到了日照金山时雪山上的哪一点暖色中,又与天空的大片暗蓝色行成了对比,让人不禁在寒冬里深叹一口气。
而更有摄影师在占尽天时地利人和的时间地点里却只关注着一小部分的画面江南体育,比如Luke Austin的这张——
还有摄影师喜欢做合成,而且合成后的照片会让人连“”都说不出口,比如Karezoid Michal Karcz的:
所以我始终觉得,摄影这门艺术性的东西是需要天赋、大量的思考以及感性的认知的,如果只是拿着相机随便出去走走逛逛这儿拍拍那儿拍拍就像我一样,也许在大量的训练后能拍出色彩清新亮丽构图精美大气的照片,但是与 所谓的 专业摄影 上的鸿沟怕是无法填补。
以上声明了作者的照片均来自500px网,他们无一例外地没有经过照片作者本人的允许。
本人受过四年本科摄影专业训练,对于专业人士审视照片的眼光,有一些理解和领悟。
脑海和眼睛 对影像的感受力和解析力(尤其是解析力,没有专业素质一般解析不来)。
在外行人眼里,照片总是会被评论为“好看”、“丑”、“震撼”等词语,这是外行人对一幅画面或影像的视觉感受的语言表达。
而在专业人士眼里,除了直观的视觉感受之外,在照片中还有两样东西能被十分迅速地解读出来:
2.技术含量(包括:光线、色彩、物距、焦距、景深、光圈大小、快门速度、镜头上扬或低头角度、机位高低、是否人为添加光线等等)。
不过,并非所有的技术内容都能精准无误地被看出来,有的摄影师把光线布置得非常微妙自然,让人眼很难分辨出差别,这也是很正常的。
让非职业和非专业的人去分析一张照片,他们很少有人能这样去分析,即便是像影楼摄影师这样的摄影从业者,也不见得能这样去解析照片。
虽然有人可能会说 这样分析照片是不必要的,但是 经过了反复练习的、真正专业的人,就是能够做到这些,而这些能力也正是他们在“上战场”时能够精准出击的技术基础。
“专业”作为一个形容词的时候,它更多是代表了一个专业人士对该领域的一种本能和直觉,是日积月累的历练带来的,非专业的人没有这些训练自然在这个领域会和专业人士有很大的能力上的差距。
在线客服
电话咨询
官方微信
返回顶部